什么是高血压
发布时间:【2012-02-23 20:49】

   高血压病为我国城乡人民的常见病多发病,它严重地危害人们身体健康,特别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更是给人们生活和家庭带来诸多不幸,近20年来,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变化,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攀升。据调查,我国1979年大规模普查其发病率为7.8%,1991年全国30个省市调查结果为11.88%,而因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死亡率居我国疾病死亡率之首。
   高血压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,它与人群的饮食习惯,生活方式及行为有密切关系。大量的研究表明:健康的生活方式(合理膳食、戒烟限酒、适当运动、心理平衡 等)可以使高血压发病减少55%,早期防治又可使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减少50%。古人云:“上医治未病”,在人群中积极开展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意义重大,因此我国卫生部决定从1998年起,定每年10月8日为高血压日,以引起全社会的注意。

   一、高血压、高血压病、继发性高血压的概念
   1、高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,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。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。
   2、原发性高血压才是我们临床上所称的高血压病,是以动脉血压升高,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、慢性血管疾病。头痛、头晕、乏力是较常见的一般症状。晚期病人常因心、肾、脑等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器质性损害,而有相应的各种临床表现。
   3、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症,其血压升高则是继发于某种疾病而引起的。这种血压升高往往是暂时的,也可是持久的。如能及时治疗原发病,血压大多可恢复正常。假定它的原发病症状不明显,一时难以确诊,则容易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。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都应积极治疗,但治疗方法却不同,故对两种病分别诊断尤为重要。凡高血压伴有以下情况这应多考虑是继发性高血压:
   (1) 儿童、青少年或35岁以下的成年人。
   (2) 原来血压正常的老年人突然出现血压高。
   (3) 临床上具有高血压病所罕见的一些表现。柯兴式病、嗜铬细胞瘤、甲亢等内分泌疾病的特征表现。4、高血压的诊断标准: 1999年2月,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协会发表的新的《高血压处理指南》中指出、成年人(大于18岁)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(或)舒张压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;血压<130/85毫米汞柱为正常血压;130-139/85-89毫米汞柱为正常高限;血压<120/80毫米汞柱为理想血压。
   二、高血压的病因
   本病的病因和发病原理尚未完全明了。通过多年观察研究,目前比较公认的与以下因素有关,(1)年龄:统计发现40岁以上患高血压人数增多,比40岁以下的人高3.5倍;(2)职业与环境:凡注意力高度集中,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者或工作环境刺激性大均易患高血压;(3)家庭遗传:统计发现高血压病人中50%有家族史,故认为与遗传有关;(4)食盐过多:有人进行过试验,每日食盐大于5克比少于5克者患高血压比例大;(5)肥胖:超重者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-6倍;(6)吸烟:实验证明烟中的尼古丁对血管内皮有损伤作用,可导致血管硬化,发生高血压。
   三、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
 确诊为高血压后,除了药物控制血压外,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? 
减肥、控制体重 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是正常体重的2~6倍,超体重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,降低体重能降低血压和减少降压药的用量。减肥、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方法一是节制饮食,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;二是增加体力活动,包括快步、慢跑、游泳等。
 饮食:中国人的饮食以谷类为主,比西文饮食习惯好,对减少高血压、冠心病发病有一定好处。高血压患者饮食应限制脂肪,少吃肥肉、动物内脏、油炸食品、糕点、甜食,多进蔬菜、水果、鱼、蘑菇、低脂奶制品等。
 低盐: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饮食中盐量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,我国北方高血压患病率比南方高,说明低盐饮食在高血压防治中的意义。高血压患者每天摄入盐量应少于5克(约小汤匙半匙/天),尤其对盐敏感的病人效果更好。
 戒烟:烟中含有尼古丁,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,并使血管收缩,血压升高。过量吸烟者患心肌梗死的报道屡见不鲜。
 饮酒:大量饮酒,尤其饮烈性酒,可使心跳加快,血压升高,有些病人即使饮酒后当时血压不高,但过后几天仍可使血压升高。因此高血压病人应限制饮酒。
 喝茶:茶叶中含有少量茶碱,其利尿作用对高血压有一定好处,但喝茶过深,茶碱含量过高,会引起兴奋、失眠、心悸。因此,高血压患者最好不喝茶或喝清淡的绿茶。 
 体力活动: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,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,可采用慢跑、快步、游泳、骑自行车、体操等形式的体力活动,一般以30~60分钟为宜,强度因人而异。
 心理: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、保持心情舒畅,尤忌大发脾气。

 

点击进入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