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人超重和肥胖症的预防与控制
发布时间:【2011-06-23 22:52】

    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(或)分布异常,体重增加,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。遗传因素、高热量、高脂饮食、体力活动少是肥胖的主要原因。

1、 肥胖在世界各地的发病情况
    联合国环境调查组织—世界观察协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:肥胖正在成为世界范围的一个重要问题,全世界超重人数已有12亿人。美国有55%的人超重,23%的成人肥胖,20%的儿童肥胖或超重。英国有1/5的妇女和1/6的男性肥胖,45%的男性和33%的妇女超重。在西方国家,每年花在肥胖症上的支出占医疗总支出的2—5%。
我国肥胖者亦不少见,据我国有关部门公布的数字,我国肥胖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.4%,我国城市人口中有17%是肥胖者,中国的儿童有5%是肥胖者。
2、 肥胖症发生的主要因素
    ⑴ 遗传因素。
    ⑵ 膳食结构和传统膳食模式的改变。
      ①进食过量。与我国传统的膳食模式相比,很多城市,尤其在大城市的人们摄入富含高能量的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增多,而谷类食物减少。已有研究证明含脂肪多而其他营养素密度低的膳食,引起肥胖的可能性最大。因此,限制总能量和脂肪摄取量是控制体重的基本措施。
      ②进食行为也是影响肥胖症的重要因素。晚上吃得过多和运动相对较少,会使多余的能量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而储存起来;快餐食品往往富含高脂肪和高能量,而其构成却比较单调,经常食用会导致肥胖;进食速度快、经常性的暴饮暴食、夜间加餐、喜欢零食也是许多人发生肥胖的重要原因。
    ⑶ 体力活动过少,且进食高能量、高脂肪的食物。
3、 超重和肥胖对健康的影响
    超重和肥胖容易引起以下疾病:
    ⑴ 脑卒中;研究资料显示,肥胖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会提高。
    ⑵ 呼吸系统疾病;根据力学原理,过胖的体型会影响肺功能,持续些严重的肥胖会造成睡眠窒息、低氧血症、高血压和右心衰竭。
    ⑶ 循环系统疾病;许多研究显示,长期肥胖者和循环系统疾病(如充血性心力衰竭、高血压)有着密切的关联。研究显示,比正常体重每超出10kg,心脏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会提高3mmHg和2mmHg(1 mmHg=0.133kPa)。此外超重者比正常体重者患高血压要多出3倍的风险。患高胆固醇血症则是1.5倍的风险。
    ⑷ 胆囊疾病:肥胖也会增加消化系统疾病的死亡率,特别是引起胆囊的病变。
    ⑸ 激素分泌失调:肥胖男性体内的雄激素减少,雌激素分泌增加;肥胖女性月经失调的发生率比一般女性高。
    ⑹ 糖尿病:大约有30%的糖尿病死亡病例,与患者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作息有关。而肥胖者正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因素,肥胖者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比正常体重者高3倍。
    ⑺ 关节病变:肥胖者的关节承受着额外的压力,宜造成关节病变。
    ⑻ 癌症:美国癌症协会大规模的研究,证实了肥胖男性更易患前列腺癌和结肠癌。肥胖女性患子宫癌、子宫颈癌、卵巢癌的概率相对提高,停经后的肥胖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也更高。
4、 成人超重和肥胖症的判断标准
    体重指数(BMI,又称体质指数)是国际上公认的较好地评估肥胖的人体测量指标。对肥胖程度的分类,国际上通常用世界卫生组织(WHO)制定的BMI界限值,即BMI在25.0—29.9为超重,≥30为肥胖。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(WGOC)提出对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程度的界限值“以BMI值24为中国成人超重的界限,BMI28为肥胖的界限;男性腰围≥85厘米,女性腰围≥80厘米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”,并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于2003年3月正式公布。
      BMI计算方法:体重指数(BMI)=体重(千克)/身高(米)平方。
  成年人(18岁以上)超重和肥胖评价标准:
(1) WHO标准:BMI≥25为超重;BMI≥30为肥胖
(2) WGOC标准:BMI≥24为超重;BMI≥28为肥胖
(3) WHO向心性肥胖标准:男性腰围≥102cm;女性腰围≥88cm
(4) WGOC向心性肥胖标准:男性腰围≥85cm;女性腰围≥80cm
5、 成人超重和肥胖症干预
   首先应树立正确观念,即肥胖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,某些遗传因素也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抗衡。
干预原则:
    ⑴  必须坚持预防为主,从儿童、青少年开始,从预防超重入手,并须终生坚持。
    ⑵  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肥胖症,积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,包括改变膳食结构、增加体力活动、矫正引起过度进食活动或活动不足的行为和习惯。
    ⑶ 鼓励摄入低能量、低脂肪、适量蛋白质和复杂碳水化合物(如谷类,有利于保持血糖水平的平稳)、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膳食。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。
    ⑷ 控制膳食与增加运动相结合,以克服因单纯减少膳食能量所产生的不利作用。
    ⑸ 应长期坚持减体重计划,速度不宜过快,不可急于求成。
    超重和肥胖症的“治疗”应以限制和调配饮食为基础,但只限制饮食而不合并增加体力活动或不采取其他措施时,减重的程度和持续效果均不易达到满意的程度。增加体力活动应选择有氧运动,循序渐进,每天30—60分钟甚至更多时间的活动,不要求一定是连续的。有氧活动强度掌握为心率达到(170-年龄)次/分,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,无气促、心悸、头晕、大汗、全身酸疼、疲惫不堪等无氧运动后的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