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行性腮腺炎识别预防
发布时间:【2011-11-23 22:36】
流行性腮腺炎(Epideiliic parotitis简称腮腺炎)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。
腮腺炎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。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,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。本病潜伏期14―21天,平均18天。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,通过血流传到腮腺及其他器官,亦可经口腔沿腮腺管传到腮腺,在腮腺肿大前6天到发病后5天或更长的时间内排出病毒。
临床表现
患者受感染后,大多无前驱症状,部分患者可有倦怠、畏寒、食欲不振、低热、头痛等症状,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,2-3日内达高峰,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,局部疼痛、过敏,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,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,常可波及邻近的颔下腺。舌下腺及颈部淋巴结。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,以后逐日减退,全部病程约7一12日。
治疗原则
对腮腺炎患者,应注意口腔清洁,清淡饮食,忌酸性食物,多饮水。对高热、头痛、呕吐者,应给予解热止痛, 脱水剂等对症治疗。中药治疗多用清热解毒,软坚消痛等制剂口服,局部敷用消肿止痛药。
控制措施
首先是传染源的管理,早期发现患者,早期进行隔离,隔离期一般认为应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,约三周左右。由于腮腺炎病毒对外界的各种物理因素抵抗力较低,故不需终未消毒,但被患者污染的饮、食具仍需煮沸消毒。合理使用口罩,也可作为切断传染途径的有效办法。美国还应用麻疹一风疹一腮腺炎三联疫苗,效果良好。校医院有麻疹一风疹一腮腺炎三联疫苗,自费接种86.00元/支。